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,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强化安全意识,提高安全素养”。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自我防范能力较差,安全意识薄弱,容易受伤和发买卖外事故。
为此,南京交管部门对南京0到16岁未成年人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整理,发现一天中有9个小时最容易出事,一年中有5个月事故高发,不满16周岁骑电动车上路也成为隐患。
数据发布
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比率不高易受伤害
数据:依据发生的交通事故,涉及未成年人的事故数占总量的4.7%,但未成年人伤亡人数占事故总伤亡人数的6.5%。
案例:8月11日下午1点左右,王某驾驶小型轿车沿南京雨花台区雄风路人行道行驶,因疏于察看,车头左前侧撞到了正蹲在路边玩耍的4岁男宝宝,男宝宝摔倒后被小轿车左前轮碾压,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。
分析:少年儿童缺少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,特别小学生和学龄前孩子,身材矮小,特别蹲在地上玩耍时,司机很难察看到。警方提醒,司机在行驶过程中,假如发现路边有儿童,必须要准时减速,随时提防儿童在路面穿行。
经过婴幼儿园、小学时,应集中注意力,假如有儿童穿越马路,必须要将车停下,待他们安全通过之后再继续行驶。除此之外,汽车后方车窗以下是驾驶员的盲区,若需要倒车,需要下车察看后方是不是有儿童。在确保安全后再启动汽车。
■当孩子坐在车上……
这6种行为非常危险
●让孩子睡在后备箱里:假如汽车被追尾,或侧翻,容易致使孩子受伤。
●让孩子一个人待在车里:孩子天性好动,玩方向盘、挡位等重点的驾驶部位会带来危险,而且容易引起窒息。
●不锁儿童锁:假如不锁儿童锁,在汽车行进的过程中,孩子比较容易打开车门,发生事故。
●车内吃零食:孩子吃零食的过程中,可能需要父母照顾,如撕个包装等等,父母分心就容易引发事故。
●孩子一个人开门下车:缺少察看,孩子比较容易被后面的汽车撞到。有时,忽然打开的车门也会撞到路人。
●让孩子从天窗或者侧窗探出身子:假如急刹车,或发生事故,孩子可能遭到更紧急伤害。
父母看过来
为什么4、5、6、7、11月事故最高发
数据:,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主要集中在4月、5月、6月、7月和11月,这5个月里发生的交通事故数占全年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总数的57.8%。
分析:4月、5月和11月天气较好,温度适合,未成年人外出增多,涉及未成年的交通事故也处于高发时段;而6月和7月正处于放假前后,6月则是学生在考试关键时刻,外出时容易精神不集中,7月考试结束后,学生又处于开心期,心情放松,因除此之外出时易出现察看疏忽的状况。
7成事故发生在这9个小时里
数据:剖析发生的未成年人交通事故,早上(6点到9点)、午间(12点到15点)、傍晚(15点到18点)是事故高发时段,72%的事故发生在这3个时间段中。
分析:这三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外的高峰时间段,也是早午晚交通高峰,路上汽车也多,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明显增加。交警提醒,为尽可能防止上学和放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,学生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,特别是阴雨天等视线不好的天气,以便开车司机尽快发现,提前采取安全手段。
十四五岁孩子骑电动车易出事
数据:在涉及未成年人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,由0至15周岁未成年人引发事故比率达80%,特别是14到15岁的未成年人。
案例:7月20日中午12时22分,15岁的王某骑电动自行车沿宁芜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203国道路口北侧,因疏于察看,撞到了正在过马路的李某,导致李某受伤。经认定,王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,李某承担次要责任。
分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推行条例》规定,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年满16周岁,目前不少父母并不看重,致使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骑电动自行车上路现象不少,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交通安全意识还未完善,应变能力差,容易成为安全隐患。
交警表示,父母要意识到未成年人骑电动车的害处,不要给未满16岁的孩子购买电动车。